本篇文章給大家談談北魏皇帝列表,以及北魏皇帝列表資料對應的知識點,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,不要忘了收藏本站!
內容導航:- 北魏一共14位皇帝?
- 南北朝皇帝列表及簡介 北魏開國皇帝是誰
- 誰是曆史上第一位北魏皇帝?
- 北魏曆代皇帝,要全的,快
- 大魏皇帝列表
- 魏國各代帝王的順序是什麽
Q1:北魏一共14位皇帝?
商務印書館出版的《現代漢語詞典》附錄中的《我國曆代紀元表》中,北魏的皇帝依次為道武帝拓跋珪、明元帝拓跋嗣、太武帝拓跋燾、南安王拓跋餘、文成帝拓跋濬、獻文帝拓跋弘、孝文帝元宏、宣武帝元恪、孝明帝元詡、孝莊帝元子攸、長廣王元曄、節閔帝元恭、安定王元朗、孝武帝元脩。列表的共計十四位皇帝。當然,這個表格主要是為了用年號紀年,如果有未建年號的皇帝,則不列表。
Q2:南北朝皇帝列表及簡介 北魏開國皇帝是誰
1、南朝—宋(420—479):
武帝劉裕(363—422)420年稱帝在位3年武帝劉裕,小名寄奴,小時家貧。後因戰功逐漸成為東晉的權臣,420年,他迫晉恭帝禪讓,建立南朝㗥褽3年死,時年60歲。
少帝(406—424)422年即位在位3年少帝劉義符,劉裕長子,即位3年,被殺,時年19歲。
文帝(407—453)424年即位在位30年文帝劉義隆,劉裕第三子,他是一位較有作為的皇帝。453年,他被太子所殺,時年47歲。
孝武帝(430—464)453年即位在位12年孝武帝劉駿,文帝第三子,殘暴昏君。死於464年,時年35歲。
前廢帝(449—465)464年即位在位6個月前廢帝劉子業,孝武帝長子,暴君一個,嗜殺亂倫,在位6個月被殺,時年17歲。
明帝(439—472)465年即位在位8年明帝劉彧,文帝第十一子,殘暴昏庸之君,在位8年,死時34歲。
後廢帝(463—477)472年即位在位5年後廢帝劉昱,明帝長子,淫暴無比,一日不殺人,就悶悶不樂,被蕭道成殺死,死時15歲。曆代王朝中,沒有像南北朝時宋朝的前廢帝,明帝,後廢帝這三個皇帝這樣,閨門無禮,亂倫淫穢,手足相殘,幾近禽獸。
順帝(469—480)477年即位在位3年順帝劉準,明帝第三子,在位3年後退位,480年被殺,時年12歲。
南朝—齊(479—502):
高帝(427—482)479年稱帝在位4年高帝蕭道成。南朝㗥宰相,後廢順帝自立,建立南朝㗩褽4年,時年56歲。
武帝(440—493)482年即位在位11年武帝蕭賾,高帝長子,死於493年,時年54歲。
鬱林王(473—494)493年即位在位1年鬱林王蕭昭業,武帝長孫。在位1年被殺。時年22歲。
海陵王(480—494)494年即位在4個月海陵王蕭昭文,鬱林王弟,在位4個月被殺,時年15歲。
明帝(452—498)494年即位在5年明帝蕭鸞,高帝侄,即位後大殺手足,南齊國衰,死於498年,時年47歲。
東昏侯(483—501)498年即位在3年東昏侯蕭寶卷,明帝第二子,他殘忍凶暴,嗜殺成性,揮金如土,被蕭衍殺死,時年19歲。和帝(488—502)501年即位在1年和帝蕭寶融,明帝第八子,在位1年,被蕭衍所殺,南齊亡。
2、南朝—梁(502—557):
武帝(464—549)502年稱帝在位48年武帝蕭衍,502年廢南齊皇帝自立,建立南朝㗦信奉佛教,生活簡樸,但政治昏庸,549年死於侯景叛亂,時年86歲。
簡文帝(503—551)549年即位在位2年簡文帝蕭綱,武帝第三子,在位2年死,時年49歲。
元帝(508—554)552年即位在位3年元帝蕭繹,武帝第七子,在位3年被殺,時年47歲。
敬帝(543—557)555年即位在位2年敬帝蕭方智,元帝子,在位2年被陳霸先廢,558年被殺,時年16歲。梁亡。
南朝—陳(557—589):
武帝(503—559)557年稱帝在位3年武帝陳霸先,557年廢南朝㗦皇帝自立,國號陳,他為人十分簡樸,在位3年死,時年57歲。文帝(522—566)559年即位在位7年文帝,武帝侄,在位7年死,時年45歲。
廢帝(552—570)566年即位在位2年廢帝陳伯宗,文帝長子,在位2年被廢,570年死,時年19歲。
宣帝(528—582)568年即位在位14年宣帝,文帝弟,死於582年,時年55歲。
後主(553—604)582年即位在位7年後主陳叔寶,宣帝長子。他是一個荒淫的皇帝,就知道遊宴玩樂,製作豔詞,589年,隋軍攻入建康,陳亡。後主被俘,死於604年,時年52歲。
3、北朝—魏(386—556):
道武帝(371—409)386年即位在位23年道武帝拓拔珪,鮮卑族人。383年,前秦經淝水之戰後,國力日弱,386年16歲的拓拔珪複國,稱代王,同年改稱“魏”,史稱“北魏”,死於409年,時年39歲。
明元帝(392—423)409年即位在位15年明元帝拓拔嗣,道武帝長子,死於423年,時年32歲。
太武帝(408—452)423年即位在位28年太武帝拓拔燾,明元帝長子,即位後先後消滅大夏,北燕,北涼,大大增強北魏國力,統一了北方。但在與南朝㗥戰爭中大敗,452年,太武帝死,時年45歲。
南安王452年即位在位8個月南安王拓拔餘,太武帝子,在位8個月被殺。
文成帝(440—465)452年即位在位14年文成帝拓拔浚,太武帝嫡孫,他在位時北魏國力開始下降。死於465年,時年26歲。
獻文帝(454—476)465年即位在位7年獻文帝拓拔弘,文成帝長子,即位時14歲。18歲時就讓位給4歲的太子,476年死,時年23歲。
孝文帝(476—499)471年即位在位29年孝文帝拓拔宏,獻文帝子,孝文帝一朝,進行改革,494年,遷都洛陽,推廣漢化,並帶頭將姓改為“元”。加速了北方少數民族封建化的過程,推動了社會經濟的發展。死於499年,時年33歲。
宣武帝(483—515)499年即位在位16年宣武帝元恪,孝文帝二子,即位後政治腐敗,貪汙成風,起義不斷,他死於515年,時年33歲。
孝明帝(510—528)515年即位在位12年孝明帝元詡,宣武帝子,政治腐敗,民不聊生,他死於528年,時年19歲。
孝莊帝(507—530)528年即位在位2年孝莊帝元子攸,528年被擁為帝,在位2年被殺,時年24歲。
長廣王(—531)530年即位在位1年長廣王元曄,鹹陽王元禧子,在位半年被殺。
節閔帝(498—533)531年即位在位1年節閔帝元恭,廣陵王子,在位1年被廢,533年死。
後廢帝(513—532)531年即位在位半年後廢帝元朗,章武王子,在位半年,被高歡(北齊文宣王之父)所殺。
出帝(510—534)532年即位在位3年出帝元修,廣平王子,被高歡用力為帝,534年逃出洛陽,投奔宇文泰,被宇文泰所殺,時年25歲。
魏在出帝後分為東魏,西魏。
4、北朝—東魏:
孝靜皇帝(524—550)534年即位,在位17年孝靜帝元善見,出帝逃後,高歡擁立他為帝,遷都鄴城,史稱東魏。
5、北朝—西魏:
文皇帝(507—551)535年即位,在位17年文皇帝元寶炬,535年被宇文泰擁立為帝,都長安,史稱西魏。
廢帝551年即位,在位2年廢帝元欽,文帝長子,在位2年,被殺。
恭帝554年即位,在位3年恭帝拓拔廓,文帝第四子,在位3年被殺,西魏亡。
6、北朝—齊(550—577):
文宣帝(529—559)550年稱帝在位10年文宣帝高洋,其父高歡為北魏的渤海王,534年北魏分為東西魏,550年,高洋廢東魏皇帝自立,改國號“齊”,史稱“北齊”,在對突厥,契丹的戰爭中,他屢次獲勝。但他晚年荒淫無度,死於559年,時年31歲。
廢帝(545—560)559年即位在位1年廢帝高殷,文宣帝長子,在位1年被高演所殺,時年17歲。
孝昭帝(535—561)560年即位在位1年孝昭帝高演,高歡第六子,文宣帝之弟,在位1年死,時年27歲。
武成帝(537—568)561年即位在位4年武成帝高湛,高歡第九子,高演弟,他是一個暴君565年,禪位與其子,後死於568年,時年32歲。
後主(557—577)565年即位在位12年後主高緯,武成帝長子,576年周武帝大軍攻北齊,他禪位給兒子高恒,被俘被殺,時年20歲。
幼主(570—577)577年即位在位25天幼主高恒,後主長子,在位25天被俘,北齊亡,高恒被殺,時年8歲。
7、北朝—周(556—581):
孝閔帝(542—557)557年即位,在位8個月孝閔帝宇文覺,鮮卑族宇文泰第三子,557年即位,國號“周”,在位8個月被殺。
明帝(534—560)557年即位在位4年明帝宇文毓,宇文泰長子,在位4年被殺,時年27歲。
武帝(543—578)560年即位在位18年武帝宇文邕,宇文泰第四子,他統治時,北周日益強大,開始統一北方,消滅北齊,並攻擊南陳,取得長江以北的全部土地,他死於578年,時年36歲。
宣帝(559—579)578年即位在位1年宣帝宇文贇,武帝長子,荒淫無度,嗜酒如命,在位1年就禪位於太子。死於580年,時年22歲。
靜帝(573—581)579年即位在位1年靜帝宇文衍,宣帝長子,即位時才7歲,由楊堅輔政,581年,楊堅迫靜帝禪位於他,建立隋朝,北周亡。
Q3:誰是曆史上第一位北魏皇帝?
13位
北魏皇帝列表
宣武皇帝——拓跋圭,廟號太祖,在位時間386年——409年
明元皇帝——拓跋嗣,廟號太宗,在位時間409年——423年
太武皇帝——拓跋燾,廟號世祖,在位時間424年——452年
南安隱王——拓跋餘,廟號熹祖,在位時間452年
景穆皇帝——拓跋晃,廟號恭宗,在位時間452年
文成皇帝——拓跋浚,廟號高宗,在位時間452年——465年
獻文皇帝——拓跋弘,廟號顯祖,在位時間466年——471年
孝文皇帝——拓跋宏,廟號高祖,在位時間471年——499年
宣武皇帝——元恪,廟號世宗,在位時間500年——515年
孝明皇帝——元詡,廟號肅宗,在位時間516年——527年
武懷皇帝——元子攸,廟號敬宗,在位時間528年——531年
節閔皇帝——元恭,廟號烈宗,在位時間531年——532年
孝武皇帝——元修,廟號顯宗,在位時間532年——534年
Q4:北魏曆代皇帝,要全的,快
北魏
公元386——534年,共149年。
北魏共有15個帝王(包括幼主元釗,安定王元朗),其中病死的4帝,國亡而逃奔長安後被毒殺的1帝,內亂中被殺死的4帝,被沉殺的1帝,被毒殺的3帝,被廢黜後後事不明的1帝,被絞殺的1帝。所附的馮太後為病死,胡太後被沉殺於黃河中。
道武帝(拓跋珪)
道武帝,名拓跋珪(公元371—409年),字涉圭,鮮卑族拓跋部人,十六國時代王什翼犍孫(一說為什翼犍子),前秦衰落後複國稱帝,在位24年,被子拓跋紹刺殺,終年39歲,葬於金陵。(今內蒙古和林格爾縣古盛東城西北)
明元帝(拓跋嗣)
明元帝,名拓跋嗣(公元392—423年),北魏道武帝長子,道武帝被子拓跋紹殺死後,他繼位,在位15年,病死,終年32歲,葬於金陵。太武帝(拓跋燾)
太武帝,名拓跋燾(公元408—452年),小字佛狸,北魏明元帝長子,明元帝病死後繼位,在位29年,被宦官宗愛謀殺,終年45歲,葬於金陵。
南安王(拓跋餘)
南安王,名拓跋餘(公元?—452年),太武帝第6子,宦官宗愛弑太武帝後,迎他繼位,在位7月,又為宗愛謀殺,葬處不明。
文成帝(拓跋濬)
文成帝,名拓跋濬(公元440----465年),太武帝從孫,南安王侄,南安王被宗愛刺殺,眾大臣又殺宗愛,迎他為帝,在位14年,病死,終年26歲,葬於金陵。
獻文帝(拓跋弘)
獻文帝,名拓跋弘(公元454—476年),文成帝長子,文成帝病死後繼位,在位6年,為馮太後毒死,終年23歲,葬於金陵。
孝文帝(元 宏)
孝文帝,名元宏(公元467—499年),獻文帝長子,獻文帝在位時就禪位給他,從此他開始改為漢姓,在位29年,於南征途中病死,終年33歲,葬於長陵。
宣武帝(元 恪)
宣武帝,名元恪(公元483----515年),北魏孝文帝次子,孝文帝病死後繼位,在位16年,病死,終年33歲,葬於景陵。孝明帝(元 詡)
孝明帝,名元詡(公元510—528年),宣武帝次子,宣武帝病死後繼位,在位14年,為胡太後毒殺,終年19歲,葬於定陵。
幼 主(元 釗)
幼主,名元釗(公元526—528年),孝文帝曾孫,胡太後毒殺孝明帝後,立他為帝,在位1月,被爾朱榮沉溺於黃河中,終年3歲,葬處不明。
孝莊帝(元子攸)
孝莊帝,名元子攸(公元507—530年),獻文帝孫,爾朱榮殺幼主後,立他為帝,在位3年,又被爾朱兆絞殺,終年24歲,葬於靜陵。
長廣王(元 曄)
長廣王,名元曄。生卒年不詳,太武帝曾孫,爾朱兆殺孝莊帝後,扶他繼位,在位3月,又為爾朱世隆所廢,下落不明。
節閔帝(元 恭)
節閔帝,名元恭(公元498—532年),字修業,文成帝孫,爾朱世隆廢元曄後,立他為帝,在位2年,被高歡廢黜後毒死,終年35歲,葬處不明。
安定王(元 朗)
安定王,名元朗(公元513—532年),字仲哲,北魏皇族章武王第三子,節閔帝堂弟,被高歡擁立為帝,在位2年,又被高歡廢黜毒殺,終年20歲,葬於鄴效外。
孝武帝(元 脩)
孝武帝,名元脩(公元510—534年),字孝則,孝文帝孫,高歡廢元朗後,立他為帝,在位3年,被宇文泰毒死,終年25歲,葬於永陵
Q5:大魏皇帝列表
大魏皇帝列表:魏高帝 ( 曹騰)、魏太帝 ( 曹嵩) 、魏武帝 ( 曹操)、魏文帝 ( 曹丕220-226年)。
魏明帝⠨ 曹叡226-239年)、魏少帝⠨ 曹芳239-254年)、高貴鄉公⠨ 曹髦255-260年))、魏元帝⠨ 曹奐260-265年)。
魏國周朝諸侯國之一,也是戰國七雄之一。戰國250餘年曆史中,魏國是最先強盛而稱雄的國家,之後魏國“東敗於齊,西喪秦地七百餘裏,南辱於楚”,開始衰落。傳至魏王假,於秦始皇二十二年(公元前225年)為秦國所滅。
擴展資料:
戰國初期,魏國迅速成為實力最強的新興大國,對天下諸侯產生了極大的衝擊力。尤其對西鄰秦國,魏國以強盛的國力軍力,奪取了整個河西高原與秦川東部,將秦國壓縮得隻剩下關中中西部與隴西商於等地。
李悝主張廢止世襲貴族特權,提出“食有勞而祿有功,使有能而賞必行,罰必當”的名言。李悝將無功而食祿者稱為淫民,要“奪淫民之祿以來四方之士”。這是中國曆史上第一次對腐朽落後的世襲製度的挑戰。
這樣改革的結果,大大削弱了魏國的“世卿世祿”製度,以後的封君在封國食邑內沒有治民之權,隻衣食租稅;官吏製度有所改善,政治情況較好。
戰國中後期,魏王拜惠施為相,其在位期間主張:一是“為魏惠王為法”,二是主謀齊、魏相王,三是主張齊、楚“偃兵”,倡言魏與齊、荊聯合抗秦。
秦王政繼位後,對魏國的壓力不斷加大。最後魏國於公元前225年被秦國將軍王賁以水淹之計攻破大梁,魏王假降,魏亡。
參考資料來源:百度百科-魏國曆代皇帝
參考資料來源:百度百科-魏國
Q6:魏國各代帝王的順序是什麽
您好,魏這個國號實在太廣泛,由於不知道您是想問哪一個時期的魏,但是您所述為帝王,應該是想問封建時期的。
曹魏皇帝列表
魏文帝曹丕(187年——226年)字子桓,220年—226年在位7年,年號:黃初(220年—226年)
魏明帝曹叡(204年——239年)226年—239年在位14年,年號:太和(227年—233年)青龍(233年—237年)景初(237年—239年)
魏哀帝曹芳(232年——274年),240年—254年在位15年,年號:正始(240—254),嘉平(249年—254年)
魏廢帝曹髦(241年——260年)254年—260年在位,年號:正元(254年—260年),甘露(256年—260年)
魏元帝曹奐(246年——302年),260-265年在位5年,年號:景元(260年六月—264年五月),鹹熙:(264年五月—265年)
北魏皇帝列表
宣武皇帝——拓跋圭,廟號太祖,在位時間386年——409年
明元皇帝——拓跋嗣,廟號太宗,在位時間409年——423年
太武皇帝——拓跋燾,廟號世祖,在位時間424年——452年
南安隱王——拓跋餘,廟號熹祖,在位時間452年
景穆皇帝——拓跋晃,廟號恭宗,在位時間452年
文成皇帝——拓跋浚,廟號高宗,在位時間452年——465年
獻文皇帝——拓跋弘,廟號顯祖,在位時間466年——471年
孝文皇帝——拓跋宏,廟號高祖,在位時間471年——499年
宣武皇帝——元恪,廟號世宗,在位時間500年——515年
孝明皇帝——元詡,廟號肅宗,在位時間516年——527年
武懷皇帝——元子攸,廟號敬宗,在位時間528年——531年
節閔皇帝——元恭,廟號烈宗,在位時間531年——532年
孝武皇帝——元修,廟號顯宗,在位時間532年——534年
關於北魏皇帝列表和北魏皇帝列表資料的介紹到此就結束了,不知道你從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嗎?如果你還想了解更多這方麵的信息,記得收藏關注本站。
查看更多關於北魏皇帝列表的詳細內容...